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
市七十八中学建立发行组,健全图书馆管理制度
分类栏目:会员风采 文章上传时间:2003年10月3日

    七十八中学图书馆概况

    我们图书馆采用电脑化图书馆管理系统,实行了电脑化数据管理。图书馆开设开架书库1、开架书库2、阅览室,面积总共有300多平方米,藏书32267册,报纸杂志181种。我们最特色的是建立了发行组,健全了图书馆管理制度,实行正规化、系统化管理。
    我校自1988年成立了发行组以后,发展到今天已有15年。我们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使我校发行组发挥起重要的作用。发行员在我校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他等同于考勤员一样,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1、有助于全校课本资料的发放工作及时顺利地进行
        2、担当着小图书馆员的角色,向全校同学办理借还书手续、派发“催还通知单”、提供图书咨询服务和宣传工作。
        3、发行员进行定期培训,学习图书馆知识,了解图书馆最新信息动态及阅读指导。
        自采用了电脑化图书馆管理系统后,图书馆工作更为正规化,系统化。每次发行会都有签到表及会议记录,派发催还通知单、新书推荐、图书借阅排行榜、读者借阅排行榜等等。
        将来图书馆会向另一个新台阶发展,我们的工作将要又有新的要求。我们踏着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把七十八中图书馆搞得更好。

       -------------------------------------------
        图书馆三年内工作设想

     现代基础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会学”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我校提出了“成功教育”这一课题,把学生成功的潜能进行发掘、发展,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就是怎样让学生懂得“会学”,掌握学习策略、学习方法,适应时间、空间、渠道、资料的变化,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图书馆的工作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为此,我们对今后三年工作做了一个设想。
   一、加强图书馆建设.
   1、提高馆员自身素质,实现科学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在三年内书库存书五万册以上,达到人均30册以上。
   3、保证阅览室开放时间和借书时间。
   二、完善读者工作,提高图书流通率。
    1、结合学校的五项评比,凡月借阅图书最多的头五名班级,适当加分。
    2、年借阅每人低于5本的班级,不能评为优秀班集体。
    3、设立奖励项目,每学期末评选读“借书龙虎榜”,头十名读者可奖励文具用品一份。
    4、开设图书馆阅读课外小组,提高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掌握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
    三、做好图书馆宣传工作。
    1、开展读书评奖活动,如“我最喜爱的十本书”、“我与图书馆”等。
    2、在校刊《海印潮》中设立图书馆专栏,如新书推荐、最新动态、读书心得等。

                                                 2003年3月25日
                                            广州市七十八中学图书馆

        ---------------------------------------------

     2002年度学生读书心得摘选:

高二(3)陈嘉莉
★好书推荐
        我向同学们推荐的是中国作家看世界丛书——东瀛物语。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在了解中国。中外文化交流的热潮,正在把我们许多知名的专家、学者推向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面对着与我们迥异的社会制度、文化风俗、生活习惯,这些专家学者在进行着深刻的思念。文章是游记或者随笔表达作者的感情。书中有湖光山色的诗意摹写,又有市井风情的传神描画;既有面对两种文化的深层次思考,又有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理性张扬。当你游历文章字里行间之时,看到的绝不仅仅是让人留连的异国风光,你还会得到睿智思想的激励,在你的灵魂世界里陡然升起一种理性思索之光。
        中国在走向世界,我们每一个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走向世界。当某一天你想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世界,拿起这本书吧,它会给你一种独特的指导与启迪。

---------------------------------------

高二(2)黎绮娜
★读《动物文摘》后感
    向来喜爱动物的我,在暑假中除了在图书馆借了《一个高三女生的日记》这一本书以外,还借来了《动物文摘》这一本书。
    狼、熊、豹、狐狸等等这些凶残狡猾的动物真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凶残,那么糟糕,那么不可取吗?在没有看《动物文摘》之后,它告诉并非如此。
    在书中,记载着许许多多动物与人类的真实故事。A辑:为狼说情;C辑的云豹救我们脱熊掌;I辑的狐狸来到我们的家等等都叙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感情,每一篇文章的篇幅都不是很长,整篇文章也没有什么华丽的句子词语,但只要你认真读一读,就仿佛置身其中,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书中的感情。
    在书中,也记载着许许多多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团结友爱的故事、动物亲代与子代间的动人故事等,热爱动物的伙伴们千万别错过这本书哦!

★读《一个高三女生的日记》后感
        在放暑假的时候,即将成为高三学生的我坐在家里不断地想:高三究竟会是怎么样的一年呢?老师常说:“高三是十分紧张的一年,高三里每一个学生都会是自私的。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每一个高三学生都得埋头苦干,放下自己的一切兴趣,所有的时间只能用来学习功课。”师兄师姐说:“高三是辛苦的一年,每天晚上都得复习到两三点、、、、、、”
        不知道是哪一天,我走进学校图书馆,毫无目的地搜索看书本,走着走着,这一本《一个高三女生的日记》映入我眼帘,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借了这一本书。书中的作者管燕草告诉了我高三是残酷的一年,是冷漠的一年;高三是充满竞争气氛的一年,也是大家为着未知的前途拼搏的一年。但是高三同样也是充满爱、充满关怀、充满温情的一年。书中的每一篇日记都恰如其分地叙述着高三生活的这些特点;书中每一篇日记都触动着我的心弦。高三的同伴们,读一读这本书吧,你会在其中找到自己和伙伴们的影子。
--------------------------------------
6、高一(2)陈哲
★《兵器知识》读后感
        在我看完《兵器知识》以后,里面形形色色的现代高科技武器深深吸引我,反复看完几遍后,更使我受益匪浅,我不但增加了知识,增添了视野,还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国弱就要被人欺。
        正因为这样,我更加要好好学习,以后用高知识、高科技报效祖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象解放前的峥嵘岁月。现在的武器也越来越厉害了,我虽然喜欢,那只是从观赏的角度去看,从不希望有使用他的价值,我们需要和平。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武器装备也越来越不人道了,自从美苏的冷战开始,也就意味着一场空前的军备竞赛的开始,世界的完全越来越受威胁,古巴危机的爆发,使美苏的所有核弹指向对方,一场激战以核武器为主的核大战一触即发,但可喜的是最终还是化解了。我真心的希望世界和平,人类不在有战争。
        当然,不打仗也就不是意味着不需要国防,中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祖国的土地神圣不可侵犯,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化正规军队,以促进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威望,走向世界、振兴中华,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为促进中华民族的腾飞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

7、初一(4)班  黄可夫
★看《卫斯理科幻小说:洪荒》后感
        我看了这个以苗疆作为背景的故事后,我觉得这个故事的内容非常精彩,而且写作手法独,令人叹为观止,所以令我非常欣赏。
        对于这个故事,我有两个很深刻的体会,一个是:根据一些现象所作出的判断,有时离事实很接近,但也有些可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眼见为准”,并不可靠——有太多的事,是眼见了也作不了准的。
        另一个是:无形无迹的权力,确实是受害人自己制造出来的,人人都不听他的,彧是大多数人都不听他的,他的权力从何而来?若说权力来自奴性,也很合事实。
        都愿意听他,他自然就大权在握,可以翻江倒海了!
        受权力所害的人,竟是自己害自己!很可笑,很滑稽,是吗?

★看《人为什么犯错误》后的读后感

      人为什么要犯错误?这是一个古老而现实的问题,也是古代、现在甚至是将来人类经常思考的一大难题。
      为了从前人和自己犯过的错误中吸取更多的经验和教训,在人类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索和了解。而对于我们每一个学生来说,是要经常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再从这两点情况中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找出失误的原因,尽量避免重犯彧再犯新的更大的错误,更是一个应该重视的重大问题。因为结合前人犯错误的教训,特别是自己犯错误的教训。所以,探讨人为什么犯错误这个老问题,仍然有着很现实的意义。
      有位诗人曾经说: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要关在门外了。 
     我觉得这位诗人进得很有道理。因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不是直遂的,而是经过曲折的过程。往往不经过错误的人,都达不到真理;害怕错误的人,也都达不到真理。就象是小孩子学走路时难免要跌倒一样,但是谁没有跌倒,谁就不会走路。人们通往真理的道路,是由无数错误的砖石铺成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好地掌握真理,避免彧减少错误。



                                       广州市七十八中学图书供稿

文章出处:广州市七十八中学图书供稿
编辑:信息开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