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教育学会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论文
中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
广州市番禺区石基第三中学 徐飞兰
[摘要]信息时代的发展,对我国中学图书馆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图书馆的管理者需着手建立电子阅览室,在规划中要遵循渐进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原则,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做好电子阅览室的宣传、管理工作。
一 、引言
中学图书馆是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诸方面教育而设的一个校内图书资料信息部门,要更好地发挥图书馆教书育人的作用,建议计算机文献管理系统是提高服务工作效益的强有力手段。目前,以Interent技术为依托的校园信息网络建设已在我国形成热点,中学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大大;加快,教育教学研究向纵深领域的发展唤醒了师生强烈的信息需求,以有限的馆内资源为服务内容,以书刊借阅为主的服务方式已无法满足师生们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电子出版物的大量涌现,网上资源丰富多彩,也使得传统的服务显得束手无措,迫使中学图书馆必须依托现代科技的结晶,改进自身的服务方式,拓宽自己的服务领域,电子阅览室的建立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建好用好馆内局域网的基础上,如何利用网格资源以丰富馆藏,如何扩展电子化服务的项目,如何通过校园网甚至国际互联网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为优秀的信息服务已成为中学图书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 电子阅览室服务是伴随着信息化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不能简单理解为作业方式的变革和手工操作的变化,而图书馆自动化的内涵要更加深刻。图书馆工作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维,使传统图书管理,服务建立在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电子阅览室,拓展电子化信息服务项目,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凭借国际互连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向师生提供“广、快、精、准”的信息服务。网上电子报刊已迅速发展,其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查阅便捷,对有明确阅读目的的读者,网上电子报刊更能迅速满足其需要。电子阅览室以计算机为设备,这就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多媒体、个性化、资源丰富的特点,把各种影视、教学辅助系统存放在视频库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电子阅览自主学习,学生在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信息下,建构自己直正意义的知识体系,可以改变教与学的传统模式,实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
三、中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有单机装备、局域网联结和多媒体三种类型。
单机装备的电子阅览室是由几台,几十台彼此独立的多媒体计算机构成,花钱不多,机动灵活。缺点是不能对网络版读物共享,适合一些正逐步购入计算机还未建立网络又想使购入的设备尽早发挥作用的图书馆。在已建立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由不装备软驱,光驱的计算机构建局域网共享服务器上装备的光盘塔或磁盘陈列的网络光盘读物称为局域网联结的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是既可通过本机所带的光驱阅读单机版电子读物,又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本馆的书目,还可通过Interent获取世界各地文献机构的文献信息,是目前功能比较完备的电子阅览室。
四、 中学电子阅览室建设应遵循渐进性、先进性、可扩展性三大原则。
电子阅览室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设备和人才,但不能因此而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设备,哪怕仅有一台单机也可以开展相关的服务,边服务边扩大规模。有条件的中学图书馆应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设施的电子阅览室,利用光盘塔和光盘库管理信息资源,还应尽可能多考虑多媒体技术、宽带传输、分级存储等先进性问题,随着读者和电子读物的不断增加,对网络带宽、存储容量及检索速度会带来更高的要求,规划时应考虑可扩展性:布线、馆际互访、Inrernet浏览对系统的综合需求发展。在软硬件配置上,宜采用由小到大、不断更新逐步完善。
五、 中学电子阅览室的系统建设。
首先是硬件设备建设,建议选择较好的硬件设备。因为硬件设备不断降价。各个中学可根据自身经费情况,考虑规模及功能大小,对单机装备模式的电子阅览室,硬件可选用微机P4处理器(或性能相当的其它处理器)。网络模式的则可先配置一台服务器,如经费有限,可暂不配置工作站,即可利用服务器,申请互联网,进行工作,条件较好的则可考虑建立若干工作站,经济充裕则除建立一批电脑工作站外,还可在服务器上建立完善的功能,如网络海量/磁盘存贮系统,计算机多媒体视频点播(VOD)、多媒体视频广播(VOB)等。其次是数据库的建设,电子阅览室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信息资源,加工网上信息,按学科或专题建立搜索资料,建立网上虚拟图书馆。三是建立文本的检索指南,介绍各种检索要点。最后,软件可选WIN95后的所有版本MSSQL7.ODesptop版本, MSSQL7.OEnterprise版本, ACCESS,FOXPRO,应用软件则应注意多媒体阅览、全文检索、远程浏览、应用数据库、网络管理与图书馆其它子系统的衔接。
六、 加强对电子阅览室的宣传推广工作,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电子阅览室凭借其特殊的资源环境,设备条件和服务方式,是师生们学习、娱乐、进行信息传递与网上交流的新型场所。电子阅览室的宣传工作的内容主要是:一方面,宣传电子阅览室的功能、电子读物的利用,因电子阅览室的功能是不断向前发展了,对新增的功能应随进行宣传,还应针对性地开展网上阅读与查询等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培训讲座,使读者能够顺利地利用电子阅览室;另一方面,除了帮助师生们在网上阅读他人发布的信息与资料外,还应主动为师生们提供参与网络讨论的条件,让其与网上兴趣相近的学习者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使之成为一种多向的、交互式的学习,打破年龄、地域的界线,共同寻找、开发和利用网络中的学习资源。
七、 中学电子阅览室对管理人才的要求。
电子出版物的面世,“无纸报刊”,“无纸图书”的大量涌现,使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人员除了对设备的管理外还要对读者开展服务,电脑的许多联机界面和人机会话交流界面都是英语。因此要求其除了具有一定的英语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与网络相关知识。才能很好地用计算机帮助读者使用多媒体软件、上网问题、E-MaiI收发、在网络上查找所需文件等等。电子阅览室在建立及连接了国际互联网后,能否顺利运作,能否成功地提供优质的服务,对中学图书管理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高度重视提高人员素质,如果是非信息专业人才,就要督促其多参加相关业务的培训学习,主动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将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新的服务类型相结合,成为师生们名符其实的信息航员。
参考文献
[1]丁有骏,张桂兰,赵世华,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图书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7
[2]张志彬,中小型图书馆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与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1。(2)
[3]高嵩,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图书馆[J],图书馆,1998,(1)
[4]吴景海,关于电子阅览室的探讨[J],图书馆杂志,1998,(1)
[5]汪冰,电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