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素质教育于课外阅读活动中的探索
分类栏目:论文汇编 文章加入时间:2003年9月23日
广州教育学会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论文集
寓素质教育于课外阅读活动中的探索
广州市第十二中学 邓柔盛
加强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当前学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现代教育必须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智能的培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由知识的“积累型”转变成动手、动脑的“创造型”人才。因此,基础教育的改革要在继续深化和完善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把教育教学的改革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作为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图书馆工作如何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
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良好品德的培养。不仅深入于各科课堂的教学之中,而且要贯穿于学生学校生活及第二课堂的各项活动之中,这样才能在学生的思想深处收到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校图书馆寓素质教育于读书活动之中,收到一定的效果。
我认为,寓素质教育于学校各项活动中,是将素质教育放在学校工作中的首位的必然要求。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教学内容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而课外活动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开始认识不清,经过学习一系列素质教育书籍,有了较明确的看法。我认为,在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为国家培养“四有”人才的任务,教师教书育人,其他各岗位工作是服务育人,各学科是教育陈地,课外活动同样也是重要的教育陈地。现在的中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新的外部环境刺激他们想多了解世界,单纯的教学内容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课外阅读就成为他们获得信息、取得新知识的有力工具,也是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第二课堂则成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指导阅读活动中,做到“寓”字要“有意”、“有序”才“有效”。
“有意”。就是要有教育意识,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将德育与学生求知要求有机统一起来,在前年,市教育系统在我校开现场会,搞了个“素质教育在课外活动中”,我们推荐文学、史地、哲学等书籍、组织课外阅读小组。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我们拟选竞赛题目,以年级参赛推选竞赛参加者,以当场回答的形式开展竞赛,整个阅览室,同学们精神振奋,情绪热烈,参加者争先恐后抢答问题,最后以积分多者为优胜发给奖品。同学们在形式生动活泼的竞赛活动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有序”。根据活动课程工作计划,有计划开展阅读活动。读书小组与学校工作紧密配合,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对当前学校学生违法行为方面,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宗旨,向阅读小组推荐《共产主义教育》《历史英雄人物》《人的一生应该怎样怎样度过》《什么是真正的美》等思想修养书籍,并要求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去读书,还要求学员写读后感。
有的同学在“读后感”中阐述贯彻“规范”与培养四有人才的关系,学习规范,心明眼亮。一言一行有了准绳。有的同学写道:“真正的美,不在穿着打扮,思想健康、品德高尚才是美。”
“有效”。既是预期的目的,又是检验的标准。通过有意识有计划指导读书活动,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昨天,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今天,并以实际行动迎接美好的明天。有一位同学的读后感写道,这些图书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祖国文化的骄傲和对维护祖国荣誉尊严的人物的事迹赞颂;不仅使我们对几千年文明史有了进一步了解,而且对继承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激发和培养我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树立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发读书的思想有着积极的作用。
阅读小组不少成员在市教委组织的学科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小组成员中大部分同学思想作风正派,学习成绩良好,有些是班级工作中的骨干,有的是三好学生和优秀团员。
寓素质教育于读书活动中“有意”,“有序”,“有效”,三者密不可分,以 “有效”为中心,“有意”为前提,“有序”为基础。
多年来,读书活动达到预期目的,收到一定的效果。使图书馆发挥出第二课堂的作用。
图书馆必须进一步配合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经常深入,形式多样开展读书活动。让同学们从中受到教育。达到春雨润物,情景交融,潜移默化之功效。不断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寓素质教育于读书活动中。
文章出处:
广州市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
编辑:
信息开发组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