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学图书馆的读者工作
分类栏目:论文汇编 文章加入时间:2003年9月23日
广州教育学会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论文集
略论中学图书馆的读者工作
广州市41中学图书馆 黄睿贤
当前,加强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各级学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作为中学图书馆,如何围绕教育教学的改革发挥应有的作用呢?其工作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读者工作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读者工作是整个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环节。印度图书馆之父阮冈纳赞的“图书馆五定律”提到:“图书是为了利用;图书是为一切人而存在的;给读者所有的书;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发展着的有机体”,其中四点都与图书馆读者工作有关,它体现了图书馆读者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中学图书馆的工作也应该紧紧围绕读者工作开展。
中学图书馆是整个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担负着为教学提供一切文献资源的任务,是学校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地;也是学校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的一个重要场所。它所服务的范围是整个学校,服务对象是本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相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服务范围狭窄,服务对象单一,是中学图书馆的特点之一。因此,图书馆员应根据这一特点开展读者工作。
我们根据辩证法把事物一分为二的观点,运用到图书馆读者工作中,把读者分成两大部分:教师读者群和学生读者群。然后再根据他们各自的阅读需求,开展读者工作。
先谈谈教职工读者的工作。这部分读者按理论上分,属于固定读者群。应根据他们的工作特点,确定借书期限和藏书复本量。由于学校的教学工作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教师的阅读需求也表现出周期性变化的特点:
1. 开学初期,教师们都要备好新课,这时,有关课文的教学参考书.学习资料成了“抢手货”。我们一般根据各个年级各学科的教师人数,确定这类书的复本量,力求做到人手一册,相对的读者满足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到一百。并且,该类书的借期为一个学期或一学年,以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
2.在学期中,教学工作进行到一定的阶段,各位教师都需要总结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再转入一阶段的教学中。此时,需要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专著。对于这类书,我们根据购书经费,酌情把复本量定在2-5本。读者满足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借期为两个月。
3 . 考试阶段,教师需要查找各科有关的复习资料,对学生进行复习指导,同时,也需要有关的试题资料作为考试出题参考之用。
4. 在学期末,放假前,大部分教师都想利用假期轻松一下,或者“充充电”,进修进修,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修养。这时,需要图书馆提供有关文学.社会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图书。这方面的书,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需求,确定复本量,一般是2-3本,读者满足率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借期为一个月。暑假可延长至假期结束。
以上是根据教工的文献阅读需求规律来实行读者工作的一个方面。另外,我们对于书库的结构布置也根据教师的需求特点来布局。我们把教育类的文献资料实行专类.专架排列,并细分到二级类目,编制好索引.文摘,实行开架借阅。最大限度为教师查找文献资料提供有利.方便的条件,节省他们的时间。
在读者咨询方面,我馆采取文献定题服务。具体是:当某位老师在进行某方面的课题研究或上公开课时,我们会根据他的要求,围绕着课题研究为他查找出相关文献资料,整理成索引,再提供给该老师,并一直跟踪下去,直到该课题的研究告一段落为止。
对于新书的通报工作,我们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进行书目展览,对一些重点的图书,还作出内容简介。并利用一些新书的废弃封面装饰橱窗,力求做到新颖别致,吸引读者。这一点,也同样运用在学生读者的工作上。
在教师读者工作方面,我们是以服务为主,在学生读者工作方面,我们则以指导为主,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注意提高学习技能,使他们实现自我服务。
中学生读者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具有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的特点。并且在学校的读书时间是三年,因此可以把他们看作是有规律的流动读者,也是学校图书馆的正式读者。但有些学生并不懂得利用图书馆,这部分学生,又可以看作是潜在读者。如何把这部分潜在读者发展为正式的读者,是我们要做的先行工作。
首先,我们印制大量的宣传单张,由学生图书管理员在各个班上派发,内容包括有关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如图书共分22大类,一般学生要找的书都会在哪几类;如何查找图书目录;怎样使用计算机检索等等。
其次,采取“充分利用群众,放手发动群众”的方法,在每个班选出两个图书管理员。对这批管理员进行培训,教会他们有关的知识,然后这批图书管理员就会成为我们的“播火者”,在班上派发图书馆印制的宣传单张的同时,也讲解单张上的内容:怎样去图书馆借书.怎样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图书馆有什么样的书。经过图书管理员的宣传,图书馆的知名度大大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大部分的潜在读者转化成正式读者。
总括而言,在学生读者服务工作方面,我紧紧抓住指导性的原则,采取“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方针。指导学生学会自觉.充分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这对学生来讲,不仅仅是在中学阶段获益匪浅,还能够受用终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达到了素质教育的效果。因此,我们主张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性的训练。通过学生图书管理员,以班为单位,进行培训,教会他们图书分类的基本知识,查找目录;学会利用计算机检索等。
还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学生图书应用开架阅览外借的方式。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年龄阶段,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尽管初中生和高中生的阅读需求可能有些差异,但贪新鲜,是这个年龄段(12-18岁)读者的特点。如果图书馆采取闭架的方式,学生可能会对枯燥的目录卡.烦琐的借书手续和不低的拒借率感到厌倦,使他们失去到图书馆的兴趣。如果开架,情况就会截然不同。有此学生在入馆时并没有一定的目的,只是来逛逛,但兴趣就在逛逛中产生了。还有的学生借不到某一本书,如果是闭架,他只能怏怏而回;但开架借阅,他就可以找另外的同类的书,这样,对图书馆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从而激发出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样,在新书推荐时,我们把宣传橱窗做得新颖.别致.富有吸引力,就会引来更多的读者。
在读书方面,我们首先也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进行指导。例如,现时,大街小巷都充斥着不少的漫画书。成为现代青少年的至爱。但其中一部分的漫画有色情.暴力等不良意识。如果单靠围.追.堵.截的方法,反而会激发这些“新新人类”的逆反心理。因此,学校图书馆要积极开展阅读兴趣小组,指导他们写读书笔记.心得,使他们分清哪些书应该看,哪些书是他们这个年龄不应该看的;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有意识地指导他们阅读有关生理和心理卫生的书籍;采购一部分健康.积极.向上的漫画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使学生自觉认识到街头不良刊物的危害性,自发地予以抵制。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辨别是非能力。
其次,我馆还与授课老师大力配合,根据教学进度,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名著。特别是今年,我校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其教学法方式促使学生读者需要学会大量课本以外的知识。这就要图书馆发挥出应有的功能,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如我校高二级语文课有一名篇《再别康桥》,是著名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所写。经我馆馆员与老师协商后,由老师在课堂上推荐相关的书籍给学生,如《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有关诗人的传记等,让学生自行到图书馆借阅,并要求定出有关的研究性文章。学生通过这一实践性的学习,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文学修养,培养了动手能力。同时,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力度又加深一步了。
总之,对教工.对学生有区别,有侧重的对待,是中学图书馆读者工作的特点。也是中学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原则。只有根据教工.学生的阅读需求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有特点的读者工作,才能凸显出现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图书馆的教育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图书馆读者研究与读者服务》 王京山,邢素丽编著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2.《中小学图书馆读者工作》张树华,董焱,蔡金钟编著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3.《中小学图书馆读者工作》 高桂芳,刘广居编著 海洋出版社,1997
4.《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 沈继武编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5.《图书馆学导论》 黄宗忠编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6.《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概论》 张树华,董焱编著 海洋出版社,1997
7.《中小学图书馆文献知识与文献检索》 姚伯岳,肖珑,汤立峰编著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8.《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入门》 王若兰,任芳传,恽振营,储若端,杜昆仓编著 海洋出版社,1997
文章出处:
广州市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
编辑:
信息开发组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