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教育学会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论文
电子阅览室管理实践探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 唐黎明
一、从长计议,合理布局
我校电子阅览室是1999年建立的。在建设前期,我们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还进行了调研,组织人力到其它图书馆进行参观学习。最后,我们决定从高标准、高起点着手。购进的电脑都是国际知名品牌DELL公司GX1原装机,CPU是PIII450,内存128SDRAM,硬盘4.3GB。其中用户机共有60台,服务器1台,管理用机2台,1台程控交换机。目前,电子阅览室装有windows2000操作系统和多种应用软件(如:Office2000、Photoshop5.0、Flash4.0、Dreamweaver3.0等。)读者上机签到、计费通过“华阜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可以每台机进行实时监控,了解学生的上机情况。在环境布局方面,体现规范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设计出一人坐、两人坐、三人坐的座位,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体现了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符合教育的个性化和我校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电子阅览室的总面积有200平方米,里面宽敞、明亮,为读者创造了舒适方便的上机环境,吸引了广大的学生前来上机。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电子阅览室都座无虚席。
二、加强管理,完善服务
规章制度的落实是电子阅览室正常运转的有效保证。在开放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读者管理制度、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维护制度、软件资料管理制度、合理收费制度、光盘管理制度、上机登记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为管理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使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经过二年的努力,我们电子阅览室的各项服务得到了不断发展,目前,电子阅览室具备以下功能:
1. 向学生推广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
2. 提供计算机网络服务、国际互联网浏览
3. 查阅校内网信息资源和查询书目、光盘
4. 光盘借阅服务,通过“华阜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可以统计最受欢迎的光盘
5. 提供打印和出售磁盘服务
6. 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
7. 网上疑难解答和咨询服务
8. 课件、软件下载服务
三、抓住楔机,加快网站建设
我们的网站建设,始终在一位精通网页制作的同志的总体规划下,大家分工协作。网站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将已有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进行电子化处理,以便广大读者检索和利用。整个网站分为以下几大版块:报刊论文全文检索、书海导航、新书推荐、电子图书、新闻、软件下载、音乐在线、图片欣赏、书友社区、读者留言、电影空间等。通过网站建设,大大丰富了校园网络资源。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我们的主页上查询到各种资料。在网站建设中,电子阅览室重点突出了多媒体方面的内容,包括音乐、电影、课件等。
多媒体的制作,经历长期的研究开发过程。刚开始制作MP3音乐时,由于压缩软件使用不当,导致音质不够清晰,不够流畅,听起来很难受。后来,我们调整了压缩比例,由原来的8%调高到22%。并采用MP3 CD抓轨技术和Windows Media Player连续播放技术,把原来只能单独播放的MP3文件,转换成连续播放的.asx文件。现在,读者可以在网上听到连续清晰的MP3音乐了。在MTV和电影的制作方面,采用了Real Playproductor技术。我们先用超级解霸把Data数据或Mpeg数据转换成Avi格式的文件,然后将Avi文件转换成Real格式的影音文件。这种格式文件的优点在于:清晰度高,可视度高。这些技术的应用,使我们学校一千多个计算机终端都可以在线收听到音乐和视频,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
另外,我们还根据各科的教学需要,制作和收集了各种教学软件、教学素材(如:Flash动画、Dreamvaver动画、各种图片等),供教师查询和下载,满足了各科教学的需要,深受老师们的好评。
四、做好咨询顾问、网络专家
电子阅览室管理员应该成为“咨询顾问、网络专家”,培训学生熟练运用各种网络传播工具,是网络管理员的责任。因此,我们对这一事项特别重视。我们通过指导学生的日常上机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指导学生建设个人网页、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教会他们熟练地运用阅读、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教会学生应用搜索引擎和关键词进行网页、分类目录和网站搜索;指导学生对互联网下载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教会他们网络打印和网上FTP文件的传输等等。
此外,我们还帮助教师创建个人主页、布置网上作业、网上教学调查等,提高了网络的使用价值。
五、重交流、常巡视、辅处罚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经常与学生交流计算机知识,不断完善网络的管理;我们招聘了思想素质较高,又有电脑基础知识,乐于服务大众的学生志愿服务者。志愿服务者参与网络管理,做电子阅览室的主人。在日常工作中,他们非常积极地帮助其他同学,解答疑难问题。志愿服务者上传下达,是我们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但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全面健康发展,而且完善网络的管理,真是一举两得!
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并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引导他们获取健康的知识。经过与学生交流,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偶尔去了不健康网页,并不是刻意去寻求刺激,而是因为网上本身就有很多不健康的东西存在,个别学生只是出于好奇而点击了鼠标,进行了浏览而已。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就对学生加强了上机目的性教育,告诉他们要有备而来。只要学生有了明确的、正确的上机目的(如:发E—mail、完成老师布置的有关作业、进行网上电子文本阅读、听歌、看电影、网上BBS讨论等。)那么,他们就不会在网上毫无目的地漫游了,也就不会去那些不健康的网站了。
另一方面,我们也对学生上网行为进行监督,加强巡视。若发现违规行为,我们一般是先说服教育。经过说服教育,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改正错误的。只有极个别屡教不改的,我们才作出禁止他在15天之内上机的处罚或移交班主任处理。
总之,我们在电子阅览室的管理过程中,要有全面的观点,既要认真研究计算机网络知识,又要认真研究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行为、心理等,还要懂得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这样才能把育人寓于管理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和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慧林. 电子阅览室的管理实践与深化服务思路.图书馆杂志,2000.(8)
2. 陈晓平. 电子阅览室建设之我见.图书馆论坛.2000.(5)
3. 于超英. 基于网络环境的用户教育走向. 图书馆杂志,200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