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中学图书馆建设——视听资源的建设之我见
分类栏目:论文汇编 文章上传时间:2003年9月30日
广州教育学会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论文
素质教育与中学图书馆建设——视听资源的建设之我见
广州市109中学:张奕清
背景:
(一)闲来少读诗书——阅读量减少
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约80%学生休闲可支配时间增加1—3小时(周六、日倍增),但用于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偏少,据调查,经常阅读有益学习的书刊的学生只有40%(毕业班则更少),平均每天用作阅读书刊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仅有57%。阅读内容量相对减少,学生基本不看读课外书的比例下降了18%(1990年为15%)。
(二)影视音像(视听资料)大于语言文字——阅读比重下降。
当前,中小学经常性参与的媒体,依次为:1、看电视(含电影、影碟、光碟)、上及玩电脑;2、听音乐(含广播);3、阅读书刊(含图书、报刊等),而1990年阅读书刊居第一位,有人指出现在进入读图时代,由“快餐文化”(漫画卡通、娱乐影视节目等)的流行可见一斑,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会使学生的阅读情趣低下,所以要图书馆重视视听资料建设,才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三)阅读感性化——阅读情趣和品味下降
目前,很多学生的阅读目的主要为娱乐生活和休闲,具有多元、生动、互动性强的视听文化教育和网络文化就令他们乐此不疲,这也是中小学学生看电视、听音乐的时间多于阅读书刊的时间的原因。可是,这些视听和网络文化有许多品位低下,从而影响学生阅读情趣的下降。
由以上一、二、三点可见,中小学学生对视听资料的需求呈上升态势,而我市学校图书馆(除少数重点中学外)视听资源的建设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更新都跟不上学生的需求。学校也缺乏对视听资料的正确引导。以前视听资料是电教室管的,我认为在当今信息资源大整合的情况下,特别是视听资料亦属广义图书,因此有必要大力建设视听资源(可自建或和电教室合建,也可以是电子图书的一部分)。那么,如何将视听资源建设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呢?
其一,分析学校图书馆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并与学校进行的素质教育相一致。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结合在教育活动个环节中,配合培养“四有”人才;配合各科教学工作和学校各项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教育)。譬如,今年新高一的研究性学习,就需要图书馆提供图、文等多媒体,尤其是视听资料易于学习。
其二,学校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应坚持其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目的性,就是在进行素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这样一个目标,即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四有”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接班人。针对性,就是在进行素质教育工作的时候,其内容与方法既要与当代科技的发展相适应,与国际市场经济接轨,又要与受教育者(即读者)的身心特点、思想特点相符合。
其三,具体操作是:首先,我觉得应把学校的铃声都改成音乐铃声(视听效果最易实现),市43中、2中、17中、13中等改成音乐铃声后,学生的听觉享受好,如有可能图书馆可播轻音乐,那学生(读者)就更轻松的读书了,而有一间中学把电铃挂在图书馆门口,下课铃声吵得令读者心烦。
其次,根据其一、其二选择采购光盘、影碟、电子图书等,当然学校应有放影设备。视听资料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思想性,所以选择视听资料时,要注意质量,不仅看它是否符合学校各科课程需要和科技的发展水平,而且要看它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或可批判地吸收,我们再把它传递给学生(读者),图书馆的这种筛选过程实际上就是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的过程。其他过程与采购图书基本一致。
然后,2中等中学建立了校园网,电子阅览室的开放,使视听资料空前地增多, 更应该发挥图书馆教育和管理功能,向学生普及互连网功能,传授上网技巧、知识,开展各种网上竞赛活动;让互连网信息培养学生快速检索信息的素质,吸收创新运用信息的能力;制定上网时间纪律,加强良好信息环境,发挥网络的思想教育作用,促进学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我校电子图书馆并入校园网的视频点播,受到学业生欢迎,扩大了学生视野。
虽然互连网比传统媒体有更多优势,但它不可代替传统媒体,2000年互连网泡沫的破灭就是明证。视听资料具有形象生动性,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可以激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右脑智力,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为学生减负。我更提倡“听”资料,因为现在学生的视力素质太差,除了身体素质不好外,很多是用眼过多的原因,所以要减少用眼量,其实“听”广播、讲座也可以免费学到不少东西,盲人不是可以通过听学到知识吗?广播事业的繁荣,信息内容丰富,受青少年学生欢迎,我们图书馆何不把它利用起来,引导学生正确听学知识,视力素质也会好点。附整合听广播、讲座资料:
一、 各教育电台的教育资料。有“听歌学英语”、“听文学欣赏学语文”。
二、 学校广播站与图书馆合办的节目。
三、 中央、地方电台办的读书类节目。如广州电台的“开卷有益”等。
四、 各大图书馆的周末讲座,甚至学校的讲座(我校周五就有讲座),可以收集车。例如,佛山图书馆的“周末公益”、北京图书馆的“专家讲座”等。
五、 各大图书馆的视听资料。广州图书馆视听资料室有听的资料。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学生日益对视听资料的需求,中学图书馆也面临大的发展,视听资源的建设必须迎头赶上,才可以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有理由相信:素质教育的成功有图书馆的十分努力,图书馆建设也迎来早春!
参考文献:
1 李季·.阅读退化的隐忧:书刊文化影响与青少年成长·课程、教材、教法,2001(5):45-49
2 卢仕严·高校图书馆实施素质工作浅议·图书馆论坛,2001,(6):81-82
文章出处:
广州市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
编辑:
信息开发组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