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

首届中学生读书节经验交流材料--广雅中学

分类栏目:业务学习 文章上传时间:2007年4月12日 (双击鼠标自动向上滚屏)


           在读书中成长   在读书中做人
             广东广雅中学     吴新华
2006年5月12日,广州市首届中学生读书节拉开了帷幕。在读书节中,广雅中学师生踊跃参加,齐读好书。全校90多名共产党员参加了“读一本好书,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活动,共有70多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教工团支部与市马列主义读书小组联合举办的“青年教师的角色定位与可持续性发展”的读书论坛,共有900多名学生参加了经典课本剧大赛,共有53名学生被评为学校“阅读之星”。共有10名教师和学生获得读书节各级各类别的奖项。学校共获得2个奖项。可谓轰轰烈烈,热热闹闹。
其实,广雅人通过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人为什么要读书!我们读书,不完全为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单纯为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我们认为:读书,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道德境界,塑造人的高雅气质。读书,能使人坚守精神家园,呵护洁净心田,升华儒雅境界。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但培根还进一步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古人云:读《书经》取其正,读《周易》取其变,读《离骚》取其幽,读《庄子》取其达,读汉文取其坚。
再看我们的学生,他们又是怎么说的呢?
高二17班罗颖同学在她的读书征文《新读书主义》中写到:时代需要书!文化不可以不在物质社会占有一席之地。不要让我们的民族变得那么轻浮。知识青年需要读书!读古读今,读中读外。有知识没文化的人才,不是新世纪的人才。知识青年需要读传统经典著作!不要说这是大民族主义。没根的树站不稳。不应该排挤外来文化,但应以了解本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为前提。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是身上的黄皮肤黑头发赋予我们的责任。
高一5班林哲同学在《哈姆雷特》读后感中写到:哈姆雷特与项羽都有许多机会可以扭转乾坤改写结局,但他们却一次又一次错过,这都是性格使然。但这恰恰是他们的魅力所在,他们都是光明磊落的英雄,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真善美,灵魂的高尚。也许王子只适合生存在光明而纯洁的世界,在他临死的那一刹那,或许他看到了永恒的光明。
高二7班冯兆音同学在读《泰戈尔诗集》后写到:在我遭遇挫折时,或许我会伤心流泪、万念俱灰,但当我遇见了慈祥、坚强的泰戈尔,老人对我说:“若是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你也会错失繁星。”泰戈尔告诉我希望永不会幻灭,我与他穿越时间和空间一同想象:“在那群星中必有一颗星,引领我的人生穿行过那不可知的暗域。”在哭泣的无助的漆黑的夜,泰戈尔的诗像一盏明灯指明了我的方向,像一位忠实的朋友,对我不离不弃,给我安慰与鼓励。
高一3班梅晓璇同学在读《围城》后写到:生命的诞生远不如我们虚伪的歌颂那样美好,爱情的来临也不是我们虚假的梦幻那般神圣,死神的召唤也没有我们虚惺的眼泪那么悲切。有一种选择,就是直面人生,既然人生不过是此城彼城,城里城外,那就挺起胸膛勇敢面对好了。
于是又可以印证:
我们读书,是一种熏陶。与先贤神交,向宿儒求教,拜大师博学,崇硕德扩境。
我们读书,是一种靠近。近道者德,近规者范,近智者慧,近文者雅,近仁者义,近圣者贤。
我们读书,是一种享受。咀嚼人文之味,情趣之味,德行之味,性致之味。
总之,“阅读改变人生”,读书,读好书,能使人变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们还认为:读书可成就个人大业,为国家乃至人类多做贡献。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而论,古有屈原洞中苦读炼出伟大诗人,范仲淹断齑划粥熬成伟大文学家,司马光警枕励志写就《资治通鉴》,蒲松龄草亭路问书成《聊斋志异》,不胜枚举。今有众多的革命家、科学家、教育家及各类专业人才一生刻苦读书,立下创造国家,建设国家,发展国家,富强国家的丰功伟业。
前人的卓越再次明证: 
我们读书,是一种成就,我们将会成为好人、善人、雅人、能人、伟人、圣人。
我们读书,是一种创造,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周围、改变中国、改变世界。
首届读书节已落下帷幕,它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
在这个多元文化交错的年代,我们如何读书?
在这个欲蔽灵台、心为物役的年代,我们如何读书?
在这个图书纷繁杂乱,良锈不分的年代,我们如何读书?
在这个科学、网络、音像高度发达的年代,我们如何读书?
    在这个中学生学业负担重、疲于功课的年代,我们如何读书?    
在这个经典与消闲共存、科学与国学并呈的年代,我们如何读书?
我想,回答这些问题,还是要读书。
老师们、同学们:
广东广雅中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深受先贤智慧润泽,积淀深厚人文底蕴,具有优良读书传统。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广雅的实践中,我们要继续大力倡导和践行:读书、读好书,明理、明大理,做人、做好人。使广雅不但是大楼之校、大园之校,大树之校,还应是大雅之校。
最后,请允许我用张之洞题广雅书院的楹联来结束我的讲话:
尊其所闻,行其所知,合岭南东道岭南西道人才,互相师友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会汉儒经学宋儒理学宗旨,同造圣贤



相关链接:http://

文章出处:广州市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

编辑:信息宣传小组